拿什么拯救你 风口浪尖中的 P2P?

金融
2018
07/26
10:08
新浪科技
分享
评论

这轮兑付危机落幕后,P2P 行业将走向何方?

近日,笔者一直在寻找着这个答案。

但是,多数 P2P 平台人士对此并不乐观。在他们看来,如果将 P2P 业务简单地分成资产端(借款)与理财端(投资),就会发现,这场赎回潮给行业带来的重创,是难以估量的。

在理财端,平台接连爆雷正导致 P2P 投资人信心大幅削弱,即便在赎回潮落幕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,对平台违规操作与恶意欺诈的顾虑,将让多数出借人不敢再投入大笔资金。

在资产端,一些借款人甚至变身 " 老赖 ",他们的算盘很简单,宁可不还钱,等着平台最终倒闭,到时债务无从追索,也就变成一笔糊涂账。

" 其结果就是出借人不入场,借款人不还钱,整个 P2P 平台业务发展陷入停滞。" 一位 P2P 平台人士的这番话,反映当前他们最大的顾虑。

不少 P2P 平台开始寄希望于相关部门出面拯救这场 P2P 危局。一方面加强对恶意逃废债的监管,加快社会信用机制建设;另一方面通过行业分级管理制度建设,让一些完全合规操作的平台能够重新赢得出借人的信心。

这些措施能否让 P2P 走出这场危局?

笔者对此持谨慎乐观态度。先说分级管理制度,实质是相关本部门给完全合规操作平台一份 " 证明 ",以此重拾出借人信心。但若有一天这些平台 " 突然死亡 ",则可能连累相关部门信誉受损。笔者注意到,在这轮 P2P 危局中,不少平台在踩雷并被曝光违规业务之前,都一直标榜自己做好了业务整改,随时可申请备案,以此吸引出借人 " 入局 "。

再说加强对逃废债的监管,在欠钱不还的诱惑面前,这些借款人是否会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,是否会正视失信的 " 成本 "?或许在部分借款人看来,信用丢失的 " 成本 " 远远小于当前不还钱的 " 利益 "。

THE END
广告、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
免责声明:本文系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旨在传递信息,不代表中国科技快讯的观点和立场。

相关热点

当前市场资金面紧张,网贷平台一时间成为风险高发区。截至目前,钱宝网、雅堂金融、唐小僧、联璧金融等四家高返利平台全部无法正常提现,留下的资金“黑洞”波及了成千上万的投资者。
金融
近日,五常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天猫、菜鸟物流及蚂蚁金服集团展开合作,五常大米将引入蚂蚁金服区块链溯源技术。
金融
在电商最火的时候,房地产一直想引入电商模式,做流量的生意。它们仿过 " 双 11",试过网上拍卖和众筹,但也没能找到一个可持续的模式。
金融
7 月初他所在的平台爆雷后,他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是平台多家借款企业的法定代表人。而他自称,根本没有注册过这些公司,更没有发起过借款。
金融
P2P 网贷风险处置又出新招。8 月 16 日,有消息称中国银保监会召集四大 AMC 开会,协助化解 P2P 风险,要求四大 AMC 主动作为以协助化解 P2P 的爆雷风险,维护社会稳定。
金融

相关推荐

1
3